唸咒前需不需要先學大輪金剛咒?

標題是個常見的問題,而且是個好問題。不過,這個問題如果對您來說是個問題的話,那麼您可能忽略了《佛說大輪金剛總持陀羅尼經》中,佛所說的優先內容。在《佛說大輪金剛總持陀羅尼經》釋迦文佛是這樣說的: 閱讀全文〈唸咒前需不需要先學大輪金剛咒?〉

三昧耶是什麼,還沒灌頂不可結手印!?

還沒灌頂不可結手印!OK, 那麼你媽媽求佛菩薩,爲了你的功課好, 爲了你的身體健康,或者你爲了你父母的身體健康和病痛,雙手合十祈求佛菩薩(或者上帝)…… 這裏頭沒手印?你或者是你父母也沒接受任何人灌頂,所以合十禱告與祈求能有什麼用?沒灌頂前不可以結手印呢! 閱讀全文〈三昧耶是什麼,還沒灌頂不可結手印!?〉

爲什麼紫微不化祿也不化忌?

爲什麼紫微不化祿也不化忌?
這是個好問題!但是讀者若是在這篇文章中得到比紫微斗數更大的啓發,那麼我得恭喜你。因爲,其實我這個海陽居士也不是爲了當算命先生所以才甩不掉紫微斗數的。我真沒騙你喔,你念穢跡金剛咒的話,紫微斗數會學得很快!
閱讀全文〈爲什麼紫微不化祿也不化忌?〉

穢跡金剛的緣起與區別


多數佛教行者與學者認為穢跡金剛與火首金剛(或稱烏芻瑟摩 Ucchuṣma 明王)為同尊。但是,就緣起而言,火首金剛和穢跡金剛是有差別的,且真言咒語也不同。

穢跡金剛,即「清除穢跡金剛」之簡稱,唐代希麟法師明確稱之為「除穢憤怒尊」,又稱大權力士神王佛,為釋迦牟尼佛化現之金剛明王,本體為化佛。在佛法修持上,為密教本尊或護法,依漢傳密教、藏傳密教不同傳承有多種身形:二臂、六臂、八臂及靛藍、紅色、藍色、綠色等。唐密穢跡金剛像上頂有釋迦牟尼佛。

閱讀全文〈穢跡金剛的緣起與區別〉

深入談紫微斗數風水前,應先說《大日經》

去年(2023)上紫微斗數教學課程時,曾經答應了今年要開紫微斗數風水教學的課程。但是,我這個人挺隨性,每天除了上班外,下班後沒打算動腦筋規劃紫微斗數風水該上什麼內容。反倒是下班後的時間幾乎都花在“咒語”上,尤其是鑽進《大日經》去了。

除非你(學員)計劃,或者意圖學會某些紫微斗數符號的組合代表什麼風水場景、人物或器物,否則其實紫微斗數風水的基礎就在一般看盤的基礎上了。東西南北你總不會搞不懂才對。所以東西南北搞得會,那麼命盤的東西南北有個地方很糟糕,那麼就是把很糟糕的地方弄乾淨,這樣就是重點。 閱讀全文〈深入談紫微斗數風水前,應先說《大日經》〉

本初佛、音流生光、耳根圓通、化忌主水

這一篇文章不是要做佛學和修行的論述,僅僅是爲了太久沒寫文章,趁着過年休假有空,而且剛好這幾天曾經在email中對某某說過“真言(咒、陀羅尼)”是什麼。所以寫一寫,順便當作紫微斗數風水理論的小小開場白。

較高境界的音,會生成其較低境界的光。比方說,一般人眉間的第六個脈輪的光,事實上是其上一層境界的音流所生的。而在同一個境界(世界、維度、次元)中的光會發展成下生的音,也就是說,用第三眼看見幽暗的靈界,其實還不如“看見”頂輪有“聲音”(看見聲音!)。這裏的“下生”好比人的胚胎的起點是腦部,然後才分裂生長出其他器官。這裏的“光”和“音”的差異性是“物質化”以及“色身”的“蘊着”程度,蘊着程度越低的話,那麼其振動力(波動性)就越活躍。若是“蘊着(物質化)”的程度越高,那麼振動力就會顯得較不活躍。這個現象如同光波進入水中會產生折射,是因爲波的頻率被水改變了。
閱讀全文〈本初佛、音流生光、耳根圓通、化忌主水〉

月光菩薩(梵語:चन्द्रप्रभ Candraprabha),又稱月光遍照菩薩、月淨菩薩或月光普照菩薩

月光菩薩(梵語:चन्द्रप्रभ Candraprabha),又稱月光遍照菩薩、月淨菩薩或月光普照菩薩,出現於大乘佛教經典的人物,最早見於《佛說決定毘尼經》。[1]比較為人熟知為藥師佛的右脅侍,淨琉璃世界的東方三聖之一。
閱讀全文〈月光菩薩(梵語:चन्द्रप्रभ Candraprabha),又稱月光遍照菩薩、月淨菩薩或月光普照菩薩〉

金剛薩埵百字明咒_功德與釋疑

誰可以持念百字明咒?
任何人都可以持念金剛薩埵百字明咒!不用灌頂、不用加持,只要有心,任何人都可以持念!唸完要記得迴向

百字明咒,主要的是指音節(syllable)。百字明有很多種,最常見的除了金剛薩埵的百字明咒外,還有下列幾種:

  • 觀音菩薩蓮花部的百字明咒、
  • 大威德金剛的百字明咒、
  • 勝樂金剛的百字明咒

閱讀全文〈金剛薩埵百字明咒_功德與釋疑〉

唐密又稱真言陀羅尼宗、真言宗

在漢傳密教成體系的密宗形成之前,稱為「雜密」的一些密法已經就傳入中國,最早見於三國吳黃龍二年(230年)竺律炎譯出《摩登伽經》,支謙譯《華積陀羅尼神咒經》,《無量門微密持經》,和《金光明最勝王經》。

唐密發源於印度,在唐玄宗開元年間(西元716年-720年)傳入漢傳佛教中,又稱真言陀羅尼宗、真言宗、金剛頂宗、大日宗、毗盧遮那宗、開元宗,佛教密宗流派,主要以金剛界、胎藏界兩部密法為主,稱為二部純密

閱讀全文〈唐密又稱真言陀羅尼宗、真言宗〉

《大日經疏》為《大日經》的注釋書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全稱為「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簡稱「大日經」。此為真言密教的二大根本經典之一,中土已罕見。「大日經疏」為唐朝一行阿闍梨所作。

《大日經疏》為《大日經》的注釋書,由唐代的一行禪師根據善無畏的解說並參考多部經典著成。其內容主要為音聲、意義、分類、功用及修持方式的解釋和論述。有《大日經本疏》、《大日經大疏》、《大日經無畏疏》等別名。

閱讀全文〈《大日經疏》為《大日經》的注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