穢跡金剛的緣起與區別


多數佛教行者與學者認為穢跡金剛與火首金剛(或稱烏芻瑟摩 Ucchuṣma 明王)為同尊。但是,就緣起而言,火首金剛和穢跡金剛是有差別的,且真言咒語也不同。

穢跡金剛,即「清除穢跡金剛」之簡稱,唐代希麟法師明確稱之為「除穢憤怒尊」,又稱大權力士神王佛,為釋迦牟尼佛化現之金剛明王,本體為化佛。在佛法修持上,為密教本尊或護法,依漢傳密教、藏傳密教不同傳承有多種身形:二臂、六臂、八臂及靛藍、紅色、藍色、綠色等。唐密穢跡金剛像上頂有釋迦牟尼佛。


《楞嚴經》也有穢跡金剛
人們在決定修學穢跡金剛法前,應該先參考《楞嚴經》中所提到的二十五聖圓通法門,其中烏芻瑟摩的火大圓通法,化淫心爲智慧火,觀察身體的暖觸,因而證得火光三昧。

支持同尊的論據:

  • 穢跡金剛的梵音是烏深目,與火首金剛的梵音烏芻瑟摩相近。
  • 唐代希麟《續一切經音義·第七卷》曰:「烏樞瑟摩,梵語或云烏蒭沙摩,舊譯云穢跡金剛,此言有失,似毀於聖者也。新翻為除穢忿怒尊,謂以金剛慧,現威怒身,降伏難調穢惡有情故也。」將烏芻(/樞)瑟摩作為穢跡金剛的梵名。

持不同意見者:

  • 在《穢跡金剛說神通大滿陀羅尼法術靈要門》中佛陀心光左旋化出穢跡金剛,
  • 而,《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經》中烏樞澀摩則是由金剛手菩薩應摩醯首羅天王大部多主所請,入「怖畏金剛大忿怒遍喜三摩地」所化出。

我個人的相信和主張是這樣的:

  • 緣起不同,因此不能直接認爲是相同尊。因爲緣起不同,那麼“業用”就不相同。
  • 既然,兩尊的真言咒語不同,那麼業用就有差異。而本尊瑜伽屬於業用性質,因此在非究竟的層面上不能視爲同尊。
  • 若您想修拙火瑜伽,何不修穢跡金剛法?

漢傳穢跡金剛的緣起
釋迦牟尼佛臨入涅槃,四眾哀戚謁佛聞法。然而當時螺髻梵王在天上同諸天女娛樂,不來覲省佛陀聽法。當時有咒仙前去拿取梵王。被梵王用便溺淫血等穢物施法困住而咒術不靈;又有金剛神前去,亦被穢物困住。過了七天,梵王仍不來覲見佛陀。這時,佛陀心光左旋,化出一尊穢跡金剛,騰身空中,來到梵王所,一指穢氣就變成淨土,解救了咒仙及金剛神,並將梵王帶到佛前,螺髻梵王懺悔前罪,發心護持佛法。佛陀授記:於未來際,穢跡金剛成為「大權力士神王佛」,螺髻梵王成為「清淨光明佛」。

漢傳穢跡金剛法

  • 福建鼓山派:持誦穢跡金剛咒,金剛杵上有四大天王、八大菩薩。
  • 北京派:持誦穢跡金剛咒、一根本手印、四十二道符。
  • 四川派:持誦穢跡金剛咒、六種手印、五鈷金剛杵修法。

著名道場

  • 台灣新北市樹林福慧寺(北京派,唐密穢跡金剛根本道場)
  • 台灣台北市大乘講堂(福建鼓山派,湧泉寺法脈)
  • 香港芙蓉山虛雲老和尚紀念堂 (海燈法師傳承)
  • 四川省彭州市九隴鎮(丹景山鎮)佛山古寺
  • 香港青山佛教真言宗法界圓融派蓮池淨院(寶霞法師傳承)
  • 菏澤虛雲佛學社(濟平法師傳承)

媽祖也修穢跡金剛法
北宋‧媽祖林默娘藉穢跡金剛咒(佛教密宗的咒語)修得神力
據耕雲居士著的《觀潮隨筆‧第一輯世說》書中說:媽祖皈依於大悲庵的淨光上人,淨光上人傳授媽祖以「綠度母觀音本尊」(佛教密宗本尊法)及「穢跡金剛」諸密法(佛教密宗的法),並為專說大乘要義,兼授「三昧耶最上戒」(佛教密宗的戒律),未幾修得神通,每為邑人驅邪治病,群咸目為神人,而救溺、導航、解海上危難,功德尤大。

若依阮昌銳《莊嚴的世界》說法,媽祖十六歲時,有一天與女伴在庭院休憩,忽然有神人從古井出,手執「銅符」,將「銅符」交給默娘後,升空而去。默娘潛心鑽研「銅符」的靈妙,學得一身法術,用「銅符」驅邪壓煞,消災解厄,治病濟世。
按:據聞一千年前媽祖在古井所得之「銅符」即「穢跡金剛符」。大悲庵 淨光上人傳授給林默娘 居士的是「綠度母觀音」及「穢跡金剛」等密法,所以媽祖才有此神力。

媽祖成道前也是修「綠度母觀音本尊」和漢傳「穢跡金剛」法。

修持《穢跡金剛法功德利益》四十二功德:
位尊德貴。降伏情慾。去染除穢。通染通淨。方便修學聰明智慧。得大福報。離貧得富。降魔鬼病。延壽消災。治瘟疫病。治惡瘡病。療冷寒症。治百萬病。治夜驚怖。夜夢吉祥。令得安樂。滅諸罪事。畫像滅罪。防蛇毒獸。辟諸毒食。防水難患。止雹息雪。辟兵災橫。辟官諍訟。免除盜賊。治兒夜啼。眾神庇護。鬼神禮敬。諸王貴敬。金剛侍衛。子息易得。生產順利。得善姻緣。超渡解脫。見亡者事。本尊夢感。本尊相隨。證總持門。得宿命智。速獲菩提。授記作佛。

勤修後可得宿命智
算命先生修穢跡金剛法相當適合,這個密法不需要設壇,能得宿命智。且,北京派(臺灣根本道場在新北樹林福慧寺)持誦穢跡金剛咒、一根本手印、四十二道符。修習到了一定程度,功德足夠,四十二道符便可利益衆生。穢跡金剛禁百變法經(內有四十二道咒)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1229

梵音 穢跡金剛咒(福慧寺欽因上師 誦)果濱居士恭錄
樹林福慧寺 穢跡金剛法之法脈傳承 https://fuhuisih.org/portfolio

【果濱梵音】漢傳穢跡金剛咒(梵音版)21遍

穢跡金剛咒梵音&悉曇體&咒義 果濱教學

穢跡金剛咒(大力法師)

作者: 海陽居士

Ziweidoushu.tw站長,從事紫微斗數研究與教學;十七歲開始接觸易經、八字與紫微斗數,四十年以上的紫微斗數經驗。

在〈穢跡金剛的緣起與區別〉中有 4 則留言

  1. 媽祖十六歲時,有一天與女伴在庭院休憩,忽然有神人從古井出,手執「銅符」,將「銅符」交給默娘後,升空而去。

    瑜伽脈輪海底輪爲“地輪”,臍輪爲“水輪”。古的符號(名相)意義可象徵“陳下丹”。
    《大日經》胎藏界密法中“轉阿字”所用 a vam ram ham kham 觀想肉身爲法界塔婆,以及《瑜祗經》金剛界金剛吉祥大成就品中所說佛眼佛母根本咒 ah vi ra hum kham hum hrih ah (胎藏)以及 vam hum trah hrih ah (金剛界)根據我個人的理解,氣是由下丹循序往頭頂的,這和太極凌空勁從“肩井”提氣是相當有關係的。而肩井提氣和手印(密契)也是有原理關係的,因爲樞紐在肩井部。

  2. 上師瑜伽(上師相應法)的修法過程經常觀想上師從前額融入自己的身體中,這是觀想的方法之一,我個人的經驗認爲不一定需要這麼難。說這難,是因爲人們可能很難接受自己的身體被上師所“佔據”。這太難了!有的上師甚至還吸菸的習慣戒不掉,這你怎麼願意接受一個“煙鬼”融入你的身體呢?

    所以佛眼佛母的根本咒可以解決“古井”的解脫問題。根據《大日經》,阿字門可以在身體的任何處產生開端,所以佛眼佛母的根本咒有兩個ah, 一個在最前面,一個在最後面,並且特別說了“眼”這個名稱,與“母”這個名稱。上丹下丹就在佛眼佛母根本咒的胎藏真言中陳述完了。差別是“實踐”。

    跟我學過紫微斗數的同學大概會想到我說的“眼”是什麼,並且想要確定我在這裏所說的“眼”是不是“也指”什麼?

    我的回答是:
    Bhagavan 這個字就是你在佛經上“如是我聞”開場白後緊接着常常看到的”薄伽梵”這個詞,薄伽梵的意思就是“世尊”,世所尊敬者。這個字的字根是“媽媽的生門”。從哪兒來的,不從那兒回去,那麼是要回哪兒去?看看穢跡金剛的頭頂是什麼?擺在你頭頂的次序不要亂了!那是佛頂的次第!若你真心想學佛法,那麼你自己非常明白,你最願意擺在你頭頂的第一次序就是穢跡金剛頭頂的那一尊—— 若你不是這樣的次序,那麼你所說的“平等智”其實是在瞎掰。所以,想求法的話,先把頭頂的第一尊擺對了,那麼你才能找到對的“師父/老師/上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