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修任何佛教密法都需要上師灌頂。比方修學準提法時就不需要上師灌頂。唐武宗毀佛後,華嚴宗和淨土宗所保存下來的大乘密法基本上都是廣傳的法門,比方大悲咒法、準提法、尊勝法、穢跡金剛法,這些法門都不是藏傳或者日本傳的密法那麼強調上師和阿闍梨的灌頂重要性。
事實上,咒語裏頭經常包含了佛號或菩薩聖名,因此淨土宗由於以唸佛爲重要法門而保存了不少真言密咒。念上帝和耶穌的名需要灌頂嗎?所以,念阿彌佗佛或觀世音菩薩若需要先灌頂才有用的話,那麼海難當下念“媽祖”能靈不?虔誠、謙卑和自我膨脹並不是一回事。念咒的法力(功德)是借來的,要點是唸咒的人能不能感動天地把功德加持給你。(你唸咒,若是你說你和佛菩薩同一體,這人們不會有意見。但是你若說你就是佛,那麼就“行僞”了。“佛慢”做什麼呢?唐武宗這個皇帝不讓你花大錢搞壇城,你的密法就失傳了,你佛慢做啥呢?唐武宗看明白了,修密法的人都在“行僞”,所以唐密就跌谷底了——總比都下地獄好)
人一定要知道,唸咒的功德是借來的,人必須要變得值得“被給予”,這樣天地才不會有意見。佛菩薩沒意見,但是天地(三界)有意見!
另外,如果您個人是個很喜歡告訴別人“沒接受灌頂就唸咒的話,那是盜法,該下地獄” 的話,我建議你看一下這篇文章。注意看到關鍵詞“一切諸呪縱令有驗,猶有行偽盜法之罪”,您可能沒注意到“行僞”這兩個字。這兩個字和“佛慢”很有關係,咒仙的恩情別忘記,否則佛眼沒開的人妄稱即身成佛,那終於要面對事實的。即使你有上師幫你灌頂,那也不保證你唸咒就不算行僞盜法!
不要尋找“佛慢堅固”了,因爲那是錯的!
你念咒若是爲了假裝自己成佛,而不是爲了利益衆生,不是爲了佈施功德(把諸佛菩薩的能量播放給衆生),那你當然是盜。因爲你把功德偷來給自己生佛慢,自大的終點當然是地獄。所以,我積極的建議你唸咒的時後要感恩,因爲那是佛菩薩的功德,你把“佛慢堅固”這個詞改成“諸佛菩薩加持灌頂”,這樣才不會災難!因爲佛慢堅固等於是極端自滿,而“還需要加持灌頂”的話則是“謙”,自知不足。佛經裏頭多得是佛在三昧中還有其他佛來加持灌頂的陳述,你就念那麼點咒語,該有什麼“慢”?
唐密(漢傳佛教密法)保留了供佛利生儀,開宗明義就說了“夫祈道者。若非上供三寶下拯四生。福慧無由增長。” 唸咒必須是爲了利益衆生!必須恭敬三寶!
供佛利生儀是漢傳佛教密法很重要的修法儀軌,不需要上師灌頂。但是培養虔誠和謙卑,讓修持者“值得”諸佛菩薩加持,並得金剛、明王、諸天、乃至咒仙與藥叉所護衛與擁護。
一、口誦“普禮真言”七遍
夫祈道者。若非上供三寶下拯四生。福慧無由增長。今於密藏之內。錄出要妙之門。冀諸四眾依而行之。若欲供養佛法僧三寶者。應先於三寶像前。五體投地普禮遍法界無盡佛法僧三寶。
口誦普禮真言七遍。真言曰:
oṃ va jra dhīḥ
唵(引) 縛 日囉(二合) 勿(微一切)由真言不思議力。自然遍法界無盡三寶前。皆有自身盡皆禮拜奉事也(每至晨昏或入寺禮佛等時。宜誦此真言)。
漢傳的普禮真言是 “oṃ vajra dhīḥ —— 𑖌𑖽 𑖪𑖕𑖿𑖨 𑖠𑖱𑖾”。漢傳的供佛利生儀中的普禮真言是以金剛種子音“dhīḥ”爲供養。
梵文的dhīḥ是dhī的主格單數
𑖠𑖱 धी (dhī) (f)
- thought(思考), (特別是)宗教思考, reflection(沉思), meditation(冥想), devotion(敬奉), prayer(祈禱) (複數,人格化的神聖思考)
- understanding(理解), intelligence(智力), wisdom(智慧)(人格化為 Rudra-Manyu 的妻子), knowledge(知識), science(科學), art(藝術)
- mind(思維,心智), disposition(性情), intention(意圖), design(圖謀)
- notion(看法), opinion(見解)
變格
धी 的陰性 ī-詞幹變格
主格單數 𑖠𑖱𑖾 धीः (dhīḥ)
屬格單數 धियाः / धियः (dhiyāḥ / dhiyaḥ)
所以,我們可以從𑖠𑖱𑖾 धीः (dhīḥ)的語義中理解到,普禮真言是敬奉/祈禱/冥想,並且是金剛頂禮的意思。
咒語句型的運用實例(文殊五字咒)
而這個 oṃ vajra dhīḥ 的語法,這是文殊五字真言的相同語法,將vajra用 a ra pa ca na 代替的話,那麼文殊師利就是所禮敬的金剛了。
oṃ a ra pa ca na dhīḥ
𑖌𑖽 𑖀 𑖨 𑖢 𑖓 𑖡 𑖠𑖱𑖾
大日經的持誦規則品將文殊師利菩薩的地位排在諸菩薩的首位,僅次於諸佛。我個人的見解認爲,修習者理當可以持誦 oṃ a ra pa ca na dhīḥ 來代替 oṃ vajra dhīḥ。 vajra是單數,而不是vajranam的複數羣體。而 a ra pa ca na 專一對象是文殊菩薩,這個虔誠和止觀方式理當符合大日經持誦法則。
比方說,你可以觀想場景:你在五臺山,你願意念 oṃ vajra dhīḥ 來頂禮文殊菩薩,或者 oṃ a ra pa ca na dhīḥ 來頂禮文殊菩薩?相對於你只念 oṃ vajra dhīḥ 的話,你對金剛(vajra)的概念可能就相對的不明確了,概念越模糊,感應就越不濟。
二、“㘕”清淨法界
方始以飲食香華等隨力所辦之物。并盛飲食器物等。皆以普通吉祥印印之(右手拇指與無名指相捻。餘三指皆捨散)誦淨法界真言。加持二十一遍。真言曰。
ram
㘕
由誦㘕字真言加持及手印力。其飲食器物等。自然清淨遍法界也。
𑖨𑖽
𑖨𑖽 raṃ 這個音也在準提法一開始時使用,不過準提法是在持誦𑖨𑖽(raṃ)時,結金剛權印。而ra字門在大日經六月持誦法的第三月是火輪觀,“次於第三月, 勝妙火輪觀,噉不求之食, 即以大慧力,燒滅一切罪, 而生身意語。” 燒盡一切罪。所結印契爲“慧刀印”。
在此,普通吉祥印是“以右手拇指與無名指相捻。餘三指皆捨散”,右手拇指和無名指捻成甜甜圈,其他三指張開。無名指是水輪,拇指是空輪,所以是水輪和空輪相捻。音則是火輪。水輪空,火爲音 —— 火在水空中。這個普通吉祥印和大日經密印品的遍音聲天印(远闻天子(遠聞天子) Svaravisruti)是完全一樣的。
在當代瑜伽種子音的方法中,ram是喚起太陽神經叢能量的音。Solar Plexus/Manipura Chakra Mantra. RAM – is the Seed/Beeja mantra of Solar Plexus/Manipura Chakra (3rd chakra). 太陽神經叢在臍輪上方和心輪之間,稱爲寶珠之城(Manipura)
附圖左,右手手印即所說「普通吉祥印」。右手大拇指和無名指捻成甜甜圈。
在〈供佛利生儀(之一):普禮真言與清淨法界〉中有 1 則留言